快訊:半導體「前置時間」拉長至16周,8吋代工競標沖上每片1000美元!!
一、半導體「前置時間」拉長至16周,警惕庫存積累
彭博資訊引述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的研究報告報導,半導體業者向晶圓代工廠下單后到出貨日時間間隔的「前置時間」在3月已經拉長至16周。
半導體產業的前置時間是供需狀態的指標,前置時間拉長代表客戶急著取得額外的晶片,如果前置時間急遽拉升,分析師擔心一些買方刻意重復下單(over-ordering)以避免出現供應短缺情況。這可能導致在需求大幅下滑之后,出現庫存積累情況。
目前前置時間平均為16周,已超過前一波高峰、2018年年中出現的約14周。當時前置時間達高峰后,半導體產業銷售在2019年下滑。
二、前所未見!8吋代工競標沖上每片1000美元
晶圓代工產能持續嚴重供不應求,近期一批0.13微米8吋產能競標得標價,每片高達1,000美元,不僅較已調漲后業界牌價高逾四成,更是近十年來新高價。
近期晶圓代工產能吃緊的狀況堪稱“前所未見”,也出現產能競標的方式搶產能,顯示賣方市場態勢延續,臺積電、聯電、世界、力積電等擁有產能的晶圓代工廠具有絕對優勢。
業界盛傳,各廠透過產能去瓶頸新增產能已經逐步展開二度競拍,由于供需尚未達到平衡,這波競拍潮將至少延續至本季。
三、中韓芯片角逐又現新機遇,三星能否反超臺積電?
在今年國際固態電路會議上,三星對外展示了全球首款基于3nm芯片。可以預見,有GAAFET技術加持的三星3nm工藝,芯片水準會反超同時期的臺積電。
但根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積電的4nm工藝產能已經被蘋果包圓。而且,臺積電的4nm工藝量產時間也從2022年提前到今年第四季度。該工藝將會被用于生產蘋果Mac新品(大概率會是M2處理器)。
對于臺積電而言,蘋果新訂單將會為臺積電帶來極高的營收與利潤,有利于公司更加健康地發展。同時,也意味著三星反超臺積電基本無望。芯片量產能力以及客戶質量,才是決定芯片代工廠市場地位的最重要因素。
四、傳Google將應用自家晶片,與三星合作神秘產品
最近有消息指Google打算在Pixel 6使用自家晶片。新消息表示,今年秋天推出的Pixel 6旗艦手機將首次使用代號「Whitechapel」的自家設計晶片。
這是Google 與三星SLSI合作開發,與三星Exynos晶片有相似之處。消息指Google 內部已經有「GS101」代號,GS很可能就是Google Silicon簡稱,使用新晶片裝置可能就是代號Raven 和Oriole 的神秘產品。采用自家設計晶片的好處,就是可像蘋果更深入的軟硬體連結,特別是Android本身也是Google主導,效能可能會進一步提升。
五、半導體龍頭大廠英特爾擴大代工合作,與臺積電、聯電合作密切
半導體龍頭大廠英特爾新任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發布IDM 2.0策略后,英特爾與臺積電、聯電的未來合作將更為緊密。
英特爾希望和第三方晶圓代工廠擴大既有合作關係,此舉將提供更佳彈性和規模,且優化英特爾產品藍圖的成本、效能、時程和供貨。
據業界消息,英特爾先進製程推進已有明顯進展,10奈米SuperFin技術已量產新一代Tiger Lake及Alder Lake處理器,以及全新Xe架構繪圖晶片,而英特爾7奈米研發順利,將導入極紫外(EUV)微影技術并在2022年后進入量產。英特爾針對中高階獨顯及電競市場打造的Xe-HPG繪圖晶片將委由臺積電6奈米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