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瑞納捷
6月1日消息,瑞納捷半導體對部分產品的價格再次做出調整,表示其產品價格將再次提升5%-20%,從5月31日起實施,具體以實際產品型號為準,而此前已簽署訂單及合同仍執行原價格。
據了解,4月7日,武漢瑞納捷半導體有限公司就發過一次漲價函,宣布產品價格提升幅度為5%-20%,調整日期為2021年4月8日起。
國巨
5月31日,經濟日報引述供應鏈消息,為反映生產成本,繼調漲對代理商、小型合約客戶報價后,國巨決定對一線大型組裝(代工)廠產品價格全線調漲。其中,芯片電阻和鉭電容漲約10%,MLCC漲約1%至3%,新價格將在6月1日生效。
在此之前,國巨在今年Q1已經對代理調高報價;Q2又對小型合約客戶調漲報價,芯片電阻、MLCC漲幅在10%~20%,部分鉭電容也有所調漲,漲幅在10%~20%。
士蘭微
5月31日,杭州士蘭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發漲價通知函,由于原輔材料及封裝價格上漲的影響,公司相關產品的成本不斷上升。
為了保證產品的供應,保持良好的業務關系,經公司慎重研究決定對部分產品進行調價:從6月1日起,對LED照明驅動產品價格進行調整,具體調價幅度由公司銷售人員進行溝通。
日月光投控
經濟日報5月25日報道,業內人士透露,封測廠商日月光投控打線封裝訂單爆滿,第3季不僅取消3%至5%的價格折讓,而且還要再漲5%至10%。
Maxim(美信)
5月20日, Maxim(美信)向合作分銷商發布了通知,通知表示,由于汽車、5G、物聯網和消費類設備的增長,半導體行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增長。然而受新冠肺炎影響,半導體行業的產能緊缺,導致產品交期拉長。
意法半導體ST
5月17日,意法半導體ST發出通知,稱將于6月1起對全線產品漲價。漲價通知顯示,目前半導體的缺貨情況嚴重影響了產業鏈。
半導體需求持續上升,盡管已經進行資本投資來滿足需求,仍然面臨極大挑戰。一個重要挑戰就是原材料成本,因此我們不得不進行漲價。
盛群
經濟日報5月14日報道,由于和晶圓代工廠端的產能、價格討論已經結束,MCU大廠盛群計劃8月調整價格,漲幅需視產品而定。
在今年4月下旬時,盛群曾向客戶發出漲價函,通知稱因為晶圓廠和包裝廠有新一波漲價,產品將漲價15%到30%。另外因為晶圓代工廠要在5月上旬才能提供下一年度的生產片數,盛群將暫停接單,在獲悉產能和成本后,才會恢復接受2022年訂單。
安森美
5月14日,安森美在漲價通知函中表示,由于客戶下的訂單超過歷史訂單,當前的需求高峰給公司帶來了挑戰,所以不得不在2021年第三季度上調產品價格。具體漲價執行日期是7月10日。
東芝
5月12日,TOSHIBA(東芝)向客戶發布了調漲通知,通知表示,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半導體晶圓、代工和封裝,都面臨原材料短缺和成本增加的問題,東芝的產品成本也在不斷增加,因此,決定于2021年6月1日提高產品的價格。
聯電
5月10日,DIGITIMES援引消息來源稱,聯電將在7月份再次調漲28nm制程12寸晶圓代工產品價格,漲幅約13%。
芯龍半導體
5月6日,芯龍半導體發布產品價格調整通知稱,由于產品的上游原材料等成本持續上漲,且產能緊張、投產周期延長,為了更好的服務客戶,確保產品的持續供應,本著共同發展,合作共贏的原則,芯龍半導體決定對全線產品價格進行調整。
德普微電子
深圳市德普微電子有限公司在5月6日發布了產品調價通知函,通知表示,經公司慎重研究決定,對照明系列產品型號做相應價格調整,從2021年5月6日起未交訂單按照新價格出貨。
富鴻創芯
5月6日,富鴻創芯發布產品價格上漲通知函表示,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全球半導體行業供需失衡,生產周期不斷延長,原材料價格節節攀升,致使公司的制造成本大幅增加。
為了公司能健康運營和持續為所有合作客戶提供更穩定、更可靠的芯片產品,富鴻創芯將于5月6日當天起所有芯片器件產品全面漲價。
5月6日,驅動IC原廠深圳市必易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產品調價通知函,目前由于上游原材料持續不斷漲價,產能繼續緊缺,原有價格無法滿足供貨需求,為了爭取產能,保證產品交付,經公司慎重考慮決定:
自2021年5月7日起,產品價格將繼續進行調整,具體調整幅度將由銷售人員溝通對接,所有未交訂單將執行調整后的新價格。
29日,TI唯理商艾睿發布了一則通知,表示窗口期延長為60天。
26日,力成旗下封測廠超豐證實漲價消息,將于3月至5月陸續和客戶洽談調整報至少10%起跳,部分漲幅甚至上看20%-30%。
4月23日,NAND Flash控制IC廠群聯對客戶發出漲價通知,即日起調漲全系列快閃存儲控制芯片和模組價格,各產品線漲幅不同,通知原文如下:
盛群半導體于4月21日發布通知表示,即日起暫停接單。
20日,臺灣地區新唐科技、九齊科技和凌通科技等主要MCU廠商傳出調漲報價10%-20%。同時,主要MCU廠商今年年底前的產能均已訂滿,小家電等下游客戶已爭相洽談明年上半年產能分配事宜。
4月20日,長晶科技發布了一份漲價函,宣布自2021年5月1日起,對全系列產品銷售價格進行調整,調整幅度為10%-20%。屆時包括所有未交及在途訂單全部按照新價格執行。
創惟在18日發出通知,確定在第二季調漲報價10%,轉嫁代工成本上升。
4月15日,晶豐明源對外發布價格調整函表示,自2021年4月19日起,所有此前已生效但尚未完全交付的訂單及新訂單均適用調整后的新價格,本次調整后的價格有效期為2021年4月19日起至下一份價格調整通知函生效之日為止,適用于有效期內發貨的所有訂單。
4月12日,國內MCU廠商輝芒微電子(FMD)發布產品漲價通知函,全線產品價格上漲。
輝芒微電子在通知函中表示,本次將針對所有產品價格做一定程度上調,具體價格請與相關銷售負責人咨詢,以報價單為準。所有代理商未交訂單和新訂單都必須自2021年4月12日起開始執行。
4月12日消息,在成本大幅提升下,IC設計廠義隆指出,由于晶圓代工、封測產能持續吃緊,造成生產成本上揚,該公司已向客戶反映并調整全部產品的售價,并即日起執行。
4月7日,全球模擬芯片巨頭ADI(亞德諾)郵件通知代理商,將對部分產品調漲出貨價格,新價格將于5月16日生效。
ADI表示,由于原材料和封裝成本上升導致的供應鏈成本壓力,同時認識到繼續制造部分老產品系列對于客戶的重要性,因此不得不調漲一部分老產品的出貨價格以繼續維持這部分的制造能力。
4月6日,瑞納捷半導體發布關于價格調整的說明函稱,產品價格提升5%-20%,具體以實際產品型號為準;價格調整日期為2021年4月8日起,在此之前已簽署訂單及合同仍執行原價格。
敏矽微通知表示,自2021年4月6日起,所有交貨按調整后價格執行。已在系統中的未交訂單,按新調整后的價格執行。
快充芯片大廠偉詮電表示,為反映成本增加,全產品線包括電源管理晶片(PMIC)、微控制器(MCU)將自4月1日起全面漲價,漲幅約10-20%。
國內芯片代工龍頭廠中芯國際通過郵件告知客戶,4月1日起將全線漲價,已上線的訂單維持原價格,已下單而未上線的訂單,不論下單時間和付款比例,都將按新價格執行。
2021年3月25日,國內知名MCU廠商上海靈動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靈動微”)發布了《靈動關于價格策略的溝通函》,該函指出,隨著供應鏈情況的日益緊張及原材料成本上漲壓力的日益加大,靈動為爭取供應鏈產能、提供穩定供給、實現持續合作,經公司慎重討論決定,自2021年4月1日起,對部分產品的價格做出調整:
-
調整幅度以具體產品型號為準;
-
自4月1日起,所有交貨按照調整后的價格執行;
-
系統訂單調整后價格做相應變更。
聯茂電子科技有限公司ITEQ宣布,由于LME從去年第三季度均價由6000一路上漲至目前9000上下,LME漲幅超過50%,同時銅箔加工費用上漲超過20%,且銅需求量持續增加也導致銅箔價格暴漲;迫于三大原物料同時上漲,且漲價后價格逼近去年的1.5倍,聯茂不得不提出調漲售價,本次漲幅:板料及PP 15-20%;新價將從2021年4月1日出貨開始生效。
南亞電子材料(昆山)有限公司宣布,由于CCL三大原材料LME倫銅、銅箔加工費、環氧樹脂及玻纖布價格持續巨幅上漲且供應緊張,以致公司成本不斷上漲,不堪重負。為緩解成本壓力,擬調漲售價,漲幅為交易總金額15~20%,2021年4月1日出貨生效。
長興材料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基板單價調整通知顯示,由于基板主要原料銅箔加工費、環氧樹脂、玻纖布及其他化工材料供應緊缺,價格持續上漲,鑒于上述原料成本上漲之事實,擬針對公司基板材料的供應價格調整如下:單面板材價格每平方米調漲10%;雙面板材價格每平方米調漲20%,自2021年4月1日起進行調漲。
3月初,全球第一大半導體硅晶圓廠商“信越化學”發布消息,由于主要原材料金屬硅的成本正在上升以及中國市場需求旺盛等因素,導致供應短缺與生產成本上升,此外,由于供應短缺,甲醇成本和催化劑原材料成本(包括鉑金成本)也在增加。
因此,信越化學宣布針對含硅制品的漲價幅度為10%-20%,是近四年來首度大舉宣布漲價,新價格自4月1日起,適用日本和全球業務范圍,對信越化學有機硅事業部的所有客戶生效。
Allegro作為運動控制和節能系統傳感和電源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主要應用行業主要是汽車和工業類,其Motor Driver物料如A4950系列也缺貨嚴重。
美國Allegro 公司漲價函顯示:2021年4月1日后出貨的新訂單,和現有的訂單,都將按照上漲后的新價格執行銷售。
盛群半導體表示,4月1日起出貨的HOLTEK全線產品價格調漲,原因是半導體市場供需失衡導致原物料不斷上漲,晶圓廠已經執行第二波代工價格調漲,加上封裝廠亦開始全面調高封裝測試委工價格。公司配合反映物料成本的上升,謹此宣布4月1日當日及之后出貨的所有IC類產品全面調高售價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