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衛生部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國過去24小時新增新冠確診病例9105例,連續3天日增病例超過9000例,疫情徹底失控了。
而近日馬來西亞實施的“強化行動管制令”,導致當地IDM大廠皆被迫停工。據悉,IDM均已通知客戶交期延長至少2周以上,MOSFET供給缺口將再擴大,成為現今終端最缺的零組件之一。
據外媒報導,英飛凌馬來西亞廠區由于部分員工感染新冠疫情,已實施應急計劃以減少影響,但由于市場持續供不應求,已計劃將在近期再度提高MOSFET價格約12%。
此外,包括安森美、Microsemi、羅姆、安世在內的功率半導體廠商,旗下IGBT、二極管、晶體管、低壓MOSFET、整流器等眾多產品的供貨周期都達到了16至52周,而這些功率半導體正常的供貨周期基本在8周左右。
臺系業者指出,馬來西亞疫情持續升溫,MOSFET交貨被迫再拉長,終端客戶只能更積極找尋替代料源,甚至愿意支付較高費用購買,再加上晶圓代工成本提升,促使MOSFET報價居高不下。業界預期,MOSFET第三季至少再漲10%-20%。
據悉,MOSFET廠在第二季已經掀起一波全面價格漲勢,漲幅大約落在雙位數水平。
宅經濟續強加上車用市況熱絡,半導體封測持續供不應求。IC設計業者透露,目前控制器(MCU)封裝下單量足足翻了五倍,使得本季MCU封裝漲幅最大達15%。記憶體封裝需求也旺盛,不僅取消對客戶的折讓,也動態調整價格。
供應鏈分析,去年下半年以來,晶圓代工廠接單強強滾。近期宅經濟續強加上車用市況熱絡,市場對微控制器需求大增,而微控制器目前多采用打線封裝,所以打線封裝需求也同步火熱,業界透露,現階段下單量比年初足足翻了五倍。
從整體封裝測試報價來看,微控制器封裝在第3季漲幅最大,報價上揚約15%、測試也漲約15%;驅動IC封裝漲幅則為個位數百分比;記憶體封裝需求能見度也很不錯。
不過,當時擴產消息一出,引起市場熱烈討論。據臺積電財報資料顯示,南京廠2019年營運順利轉盈,去年獲利超過新臺幣120億元,但占臺積電整體獲利比重不到3%。
臺灣《經濟日報》7月12日消息,7月11日晚間,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BioNTech SE(BNT)宣布,復星醫藥控股子公司復星實業(香港)有限公司分別與臺積電、鴻海和永齡基金會,以及裕利醫藥正式簽訂《銷售協議》:
復星實業將向臺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委托的裕利醫藥銷售共計1000萬劑mRNA新冠疫苗,該等疫苗將被買方捐贈予臺灣地區疾病管制機構用于當地接種。
7月11日晚間,臺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均回應稱,“簽約當事人有多方,正在進行簽約的法定程序,一旦程序完備即對外進行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