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元件廠受惠漲價潮,各廠第二季營收紛紛傳出好消息,隨著第三季價格調漲在即,以及日系鋁電大廠因為大馬、印尼封城而打亂供貨,被動元件廠營運看俏。
東南亞疫情發(fā)燒影響層面廣,不僅讓國際大廠的MOSFET供應吃緊,被動元件也受頗深的影響,尤其是鋁質電解電容器。
目前全球前三大鋁質電解電容器供應商佳美工、尼吉康、陸必功,不是在馬來西亞,就是在印尼設有龐大的原材料或成品產能。
據(jù)悉,鋁質電解電容器價格上半年已經(jīng)調漲過一波售價,三大廠原先規(guī)劃7月宣布再漲價9%~12%,然而隨著馬來西亞與印尼疫情升溫,供應鏈傳出,三大廠已經(jīng)重新調整7月宣布的漲價幅度至10%~15%。
消費性電子產品進入生產旺季,對各種零組件需求直線上升,偏巧三大廠鋁質電解電容受疫情影響供應吃緊,國內鋁電廠不僅能搭上三大廠一個月之內兩波調升售價的漲價列車,更有機會成為另一群轉單受惠者。
因受惠訂單需求持續(xù)暢旺,臺灣省半導體IC測試廠欣銓,今年5月合并營收繼續(xù)交出「雙升」佳績,以9.45億元續(xù)創(chuàng)歷史次高。
欣銓積極擴產,鼎興廠二期預定于本季度量產;日前更再斥資4.3億元買下富采旗下晶電竹科龍?zhí)稄S房,業(yè)內機構看好伴隨新產能的陸續(xù)開出后,將可持續(xù)挹注欣銓營運成長動能。
欣銓看好半導體今年市況,預期5G、射頻(RF)需求將持續(xù)成長,且同步看好通訊應用需求,亦冀望車用板塊可以強勁復蘇。
此外,鈺太、杰力、富鼎、國巨、華新科等都交出佳績,并可望快速成長。
當前「缺芯」問題影響全球車企生產,對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國企而言,「電池荒」危機同樣劈面而來。盡管上半年國內電池廠商加足馬力沖刺,產銷年增分別高達217.5%、173.6%,仍難緩解車廠需求。目前部分動力電池廠商已推出激進的擴產計劃。
搜狐財經(jīng)17日報導,盡管受到疫情威脅與車用晶片短缺影響,上半年國內新能源車產銷仍雙雙超過120萬輛。然而,國內新能源車猛沖時,卻碰上動力電池的短缺難題。市場人士指出,電池短缺的原因是新能源汽車增速與電池業(yè)的增速不一致。
為了滿足車企們對電池的需求,寧德時代等各家動力電池供應商已經(jīng)開始擴張產能,上半年相關投資專案多達57筆,總投資超過人民幣3,500億元,包括比亞迪、中航鋰電、蜂巢能源、億緯鋰能等都公布堪稱激進的擴產計劃。
對此,分析師認為,長期來看,電池產能應該可以被企業(yè)擴產所滿足,但日后恐造成中低端電池產能過剩的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