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報導,拜登政府將延續特朗普時期政策,要求荷蘭方面限制對華出售EUV。
極紫外光刻機(EUV)是芯片工藝向7nm以下發展必不可少的工具,中芯國際需要借助EUV制造更先進的芯片,荷蘭光刻機巨頭阿斯麥(ASML)也希望賣出更多的設備來攤薄研發成本。
但由于美國從早特朗普任期內便作梗,雙方一直無法達成交易。據美媒報道,一位美國官員透露,拜登政府將選擇延續特朗普時期的政策,以國家安全為由要求荷蘭方面限制對華出售EUV。
報道披露,拜登正式就職還不到一個月,其國家安全顧問杰克·沙利文已就“在先進技術方面的密切合作”與荷蘭方面進行交談。美國官員透露,繼續限制阿斯麥與中國大陸的合作,是沙利文的首要任務。
目前,全世界只有荷蘭阿斯麥爾一家企業可以生產EUV光刻機。荷蘭政府在美國壓力下,一直沒有批準向中國大陸出口EUV。這也讓中荷關系出現裂痕。
市場調研機構CINNO Research分析師表示,目前了解到的信息是,光刻機研發難點中對進度影響最大的部分是光源和物鏡,短時間內趕上德、日相當不易。此外,為提高子系統和零部件自主化程度,反制美方“卡脖子”,整個系統還需要更多時間來完善。
國內媒體報導,華為旗下晶片廠海思首款OLED驅動晶片已經進入到試產階段,預計在今年年底送樣、明年量產,華為自家旗下的產品也可望采用。業內人士認為,可能對聯詠、敦泰、天鈺等臺系驅動晶片廠產生影響。
報導指出,因受到韓廠排擠,迫使海思自2018年開始投入研發OLED驅動晶片,首款柔性OLED驅動晶片即將就位。海思正采用40奈米制程試產OLED驅動晶片,計劃明年上半年量產,月產能大約200到300片晶圓,樣品已經送給京東方、華為、榮耀測試。
媒體分析認為,華為海思此時切入OLED驅動晶片市場,主要搶搭國內OLED產能釋出,加上OLED驅動晶片主要采用28奈米、40奈米和55奈米制程,不需要使用到先進制程,美國有可能同意晶圓代工廠為海思生產。
媒體認為,目前國內OLED驅動晶片廠跟不上OLED市場的需求,還需要臺灣OLED驅動晶片廠商的支援,如果海思順利切入,將可分食市場。
應客戶要求,瑞薩電子旗下一座微控制器(MCU)工廠關閉時間將延后至明年6月,且將持續尋找買家。
MCU大廠瑞薩電子16日宣布,旗下100%持股子公司Renesas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Ltd.(RSMC)所屬的山口工廠將在2022年6月底關閉,關廠后、山口工廠生產的產品將轉移至其他據點生產且部分將停產。瑞薩并指出,山口工廠關閉后,將持續努力尋找工廠買家。瑞薩關閉山口工廠后、日本國內將僅剩8座工廠。
山口工廠主要生產產業機器用MCU以及SoC等產品,瑞薩曾于2018年6月時宣布,山口工廠將在「2020年-2021年內」進行關閉,不過據日媒指出,因客戶端要增加庫存、要求延長生產,因此讓瑞薩決定將山口工廠關閉時間延后至明年6月。
山口工廠采用較舊世代的6吋矽晶圓產線,和8吋/12吋產線相比、生產效率低,關閉后生產將轉移至位于日本熊本縣的川尻工廠。
據界面新聞7月19日報道,供應鏈有消息稱,vivo首款自研芯片即將推出,內部代號為“悅影”,但目前尚不清楚該芯片進一步的功能細節,或專為提升影像能力的一款芯片。
早在去年5月,網上曾曝出了兩張vivo申請的芯片商標:“vivo SOC”和“vivo chip”,這兩個商標申請日期是2019年9月份,覆蓋的產品類別包括中央處理器、調制解調器、計算機芯片、印刷電路、計算機存儲裝置等一系列和處理器有關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