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報導,日本鈴木汽車21日表示,受到全球性半導體短缺問題等影響,國內一部份汽車組裝廠在8月部分日子將停工。據悉,鈴木這次停工,主要是受到全球性半導體短缺問題影響。
據AutoForecastSolutions最新的數據顯示,由于芯片短缺的持續影響,全球汽車累計減產已超300萬輛,沃爾沃、通用、福特、豐田、本田、大眾、通用、日產、現代等多家車企紛紛被迫停工減產。
東風日產:中國河南鄭州發生暴雨帶來的災情不斷,21日日產中國區負責人表示,日產在鄭州生產工廠已處于停產狀態,其它情況正在向合資公司核實中。據悉,生產工廠主要有廣州廠區、襄陽廠區、大連廠區和鄭州廠區等。
豐田:豐田日前表示,受半導體緊缺影響,日本高岡工廠(日本愛知縣豐田市)的第1生產線將停產5天。據悉,該工廠主要生產的是“卡羅拉”和“卡羅拉Touring”,將減產約9000輛汽車。
雷諾三星:雷諾三星汽車決定7月19日和20日暫停釜山工廠的運作,這也是首次因半導體短缺而關閉工廠。據悉,雷諾三星汽車目前正全力生產和出口小型運動型多用途車(SUV)XM3。
本田:受芯片供應短缺影響,本田汽車在繼3月之后,再次宣布位于三重縣鈴鹿的工廠,下月2日至6日停產,這家工廠日產量約2000輛汽車,包括微型車N-Box以及小型車飛度。
巨擘戴姆勒集團:生產賓士車的德國汽車巨擘戴姆勒集團(Daimler)周三表示,全球半導體晶片短缺持續阻礙汽車生產,該公司下調主要的賓士車部門銷售前景。
馬自達:馬自達汽車公司宣布,將于8月7日開始改造其位于防府(山口縣防府市)的第二工廠的生產線。工廠將關閉至9月1日,包括9天的暑假。
BMW(寶馬):BMW周二表示,公司幾乎在德國的所有工廠都受到半導體供應短缺的沖擊,目前正影響到約1萬輛汽車的生產制造。
此次汽車“芯荒”使業界充分認識到車用半導體供應鏈安全穩定的重要性。
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和消費市場,汽車半導體市場也獲得快速發展的機遇。2019年全球汽車半導體產業規模超過400億美元,而我國汽車半導體產業總收入規模僅為10億美元左右,全球占比不到3%,也低于我國整體半導體行業的自主率水平,凸顯我國汽車半導體領域國產化替代空間巨大。
但整體來看,國內半導體企業存在對于汽車市場需求理解不深,技術積累不夠、產品開發經驗不足、應用推廣不暢和供給能力不佳等問題。這導致中國的芯片產業目前與國外的領先企業之間的差距較大。
對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副秘書長葉盛基表示,要大力推動芯片企業聯合汽車企業創新研發,主機廠也需要積極營造良好的產業鏈生態。整車廠和電子系統供應商要對上游擔負培育的責任,汽車、tier1、芯片和元器件設計公司、代工廠、設備制造廠、原材料廠要逐級培育形成產業鏈良好生態環境,促進汽車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同時,車企還需要完善和加強芯片產品供應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