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1年,全球汽車產業尚未度過因“缺芯”停工、減產的劫難。大眾、豐田、日產、福特、鈴木、沃爾沃等車企正身處“芯片荒”的“颶風”中。據IHS預測,2021年第一季度由于芯片短缺所引起的輕型汽車減產數量達67.2萬輛,第二季度的汽車將減產130萬輛。
“芯片荒”正在從生產端傳向銷售終端。進入第二季度,部分車企區域市場4S店出現沒有現車,購車周期長的情況。
以奔馳為例,奔馳E級和GLC在北京地區某些4S店基本沒有現貨,提車要等兩三個月左右。上海地區一家上汽大眾4S店朗逸車型受缺芯影響提車周期從原來1~2周延長至1~2個月。
缺芯不僅影響了當下一些車型生產,也對一些計劃量產的車型造成了影響。“我們接了造車新勢力的一個項目,明年8月份要量產,但缺電池開關芯片,拿貨要52周(約12個月)以后,并且交貨周期還不保證,過去只要3個月就夠了。”安波福一名工程總監表示。
外媒報導,南韓三星電子透露有意調漲晶圓代工價格,由于三星晶圓代工主力在先進制程,其喊出要調升價格,業界認為是開出晶圓代工先進制程漲價第一槍,也意味晶圓代工市場盛況從成熟制程一路延燒到先進制程。
有報導指出,三星投資者關系部資深副總裁Ben Suh對投資人透露,三星晶圓代工事業有望加速成長,主要是透過擴充平澤S5生產線、調整定價,以支援未來投資循環的方式。從這番談話當中,透露三星有意調升晶圓代工報價的策略,但公司并未透露具體調幅。
業界人士指出,晶圓代工目前以成熟制程產能最吃緊,指標廠聯電、力積電等報價一路飆升,世界先進也有一定的漲幅,但臺積電僅透過取消季節性價格折讓,或部分制程「意思性」小漲,不過考量市場需求太強,先前有IC設計業者透露,臺積電明年初的晶圓代工價格已經敲定,部分8吋和12吋成熟制程價格上漲一到兩成,且12吋制程漲幅高于8吋。
供應鏈透露,同樣主攻成熟制程的世界先進先前已經通知客戶,自7月起調漲價格,幅度約5%,是該公司今年內第二次調漲,業內人士預計世界先進第3季產能可望維持滿載水位,報價進一步調漲。
聯電則在5月1日、7月1日漲二波價格,9月1日漲幅略為收斂,但2022年首季又再漲一波,據悉,40奈米制程約漲10%至15%,其他制程漲幅約5%至10%。
力積電也認為,市場需求比原先預期好,半導體晶圓價格每季都在上漲,預期今年營運表現會比去年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