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分析機構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近期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8月份芯片交付時間比上月增加了6天,達到約21周。
這已經是該公司2017年開始跟蹤數據以來的最長等待時間,且芯片交期仍呈現不斷延長的趨勢:
據市調機構最新數據顯示,6月芯片訂貨交付周期延長至19.3周,比較前一月多了1.5周時間。
海納國際集團的研究顯示,7月份的芯片交貨期(從訂購半導體到交貨的時間差)較上月增加了8天以上,達到20.2周。
報告顯示,半導體短缺阻礙了企業從新冠疫情中的復蘇,尤其是汽車制造商。全球咨詢公司AlixPartners估計全球汽車行業的銷售額將損失約1100億美元。
據媒體報道,半導體業界近日盛傳,臺積電有7名員工在中秋節前夕一起被開除,其中包括設備相關主管與部門工程師等,這對臺積電來說可能是首例。開除原因可能是其中有人跟投資與外泄客戶訂單商機有關,也有傳言跟遲到早退又不實打卡的行徑有關。
該報導提到,臺積電則證實已解雇7名員工,原因是「做出違背公司核心價值的不當行為,因情節重大,公司本著毋枉毋縱的原則,予以相應處分。」但并未透露詳細原因,并對外泄客戶訂單等傳言皆予否認,僅表示非同一部門,違反工作規范有別,對相關細節不便說明。
據了解,員工數超過5萬人的臺積電過去雖陸續發生過解雇案例,之前曾發生資深工程師每月向廠商收取顧問費遭檢舉、也有因到內地同行就業遭解雇,但都屬零星或單一案例,這次一批人遭嚴重懲處對臺積電相當罕見,引起業界關注。
9月面板價格跌勢再擴大,32吋、43吋面板價格9月下跌17美元,50吋以上的大尺寸電視面板更大跌20美元,寫下史上單月最大跌幅。連續兩個月大跌,電視面板價格又回到今年第一季的均價。
TrendForce研究部資深副總邱宇彬表示,第四季面板跌勢持續,不過近期面板廠陸續釋出減產訊息,價格跌幅有機會收斂。
邱宇彬表示,第三季電視面板采購動能轉弱,面板廠期望透過降價刺激下游拉貨,但是面板價格跌得兇,采購更為保守,惡性循環之下,9月電視面板價格跌幅比預期要來得大:
32吋、43吋等小尺寸電視面板9月份大跌17美元(約人民幣110元)
32吋面板均價跌破60美元(約人民幣388元)
43吋面板均價則是下探100美元(約人民幣647元)
其他包括50吋、55吋、65吋、75吋等大尺寸電視面板單月下跌20美元(約人民幣130元),寫下單月最大跌幅,55吋面板價格跌破了200美元(約人民幣1294元)
面板第三季跌幅超出預期,大尺寸電視面板平均有10~15%的跌幅,32吋、43吋等中小尺寸面板跌幅更高達三成以上,短短一個季度就把上半年的面板價格漲幅吐了回去。
展望第四季,邱宇彬表示,電視面板跌價走勢還會持續,不過這一波小尺寸電視面板跌幅甚巨,預期接下來跌幅有機會收斂。
美國總統拜登提名的商務部次長人選艾斯特維茲周二(21日)表示,除非情況改變,否則預料華為將繼續留在貿易黑名單上,并將檢視華為是否透過榮耀,減少或回避美國制裁。
華為在2019年遭川普政府以國安威脅列入實體清單,供應商必須申請許可才能供貨,華為去年11月出售手機子品牌「榮耀」,原因是長期難以取得必要零組件。除了華為,美國也透過出口管制、禁止措施和行政命令,禁止中芯、TikTok和騰訊取得美國商品或觸及美國消費者。
華盛頓郵報近日報導,拜登政府正在考慮是否把榮耀也納入實體清單,以回應國會議員向商務部長雷蒙多提出的疑慮,但目前內部看法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