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消息,12月1日,今早開盤后15分鐘不到,兆易創新漲停封板。股價報165.66,總市值達1105.25億。
消息面上,公司昨晚披露2022年度日常關聯交易預計額度。其中,公司預計明年自有品牌采購代工將達8.6億元,相較今年1-11月實際發生金額1.89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據悉,兆易創新是國內存儲、MCU雙龍頭。存儲方面,公司與合肥長鑫合作,切入DRAM賽道。今年6月,公司首款自研19nm DDR4產品實現量產,主要面向消費性利基市場,17nm DDR3正在研發。
另外,從昨晚公告來看,公司明年還將“不斷推出”DRAM自研新產品。在工藝節點先進性、銷售渠道、品牌三方面,兆易創新優勢都獲得機構青睞,DRAM業務未來將實現快速放量,今明兩年有望實現436.8%/55.0%增長,2023年收入規模將達43億元。
而公司昨晚披露的自有品牌代工采購金額預期也印證了機構此前的看好——代工采購金額的同比大幅增長背后,不難窺出公司自研DRAM獲得客戶認可,銷售進展順利,正式邁入了“爆發式”放量階段。
數據顯示,在利基型存儲芯片中,封測環節成本占比25%-30%,代工70%-75%。也就是說,兆易創新8.6億的代工采購金額大致對應11.5-12.3億成本;若假設綜合毛利率在30%,則這部分對應營收最高可達17.6億元。
11月30日,太陽誘電發布新聞稿稱,因汽車電動化、5G智能手機普及,帶動今后MLCC需求看俏,因此將在子公司太陽誘電(常州)電子有限公司內興建MLCC新工廠,增產MLCC。
太陽誘電指出,上述MLCC新廠將在2021年12月動工、預計2023年6月完工,投資額約170億日元(約9.5億人民幣,僅包含廠房興建費用)。
而在早前的9月份,太陽誘電就曾宣布,因看好今后MLCC需求將持續擴大,因此將投資約180億日元、在旗下位于馬來西亞砂拉越的子公司內興建MLCC新工廠,該座新廠預計于2023年3月完工。
和太陽誘電一樣,正在積極擴產的MLCC還有村田。半個月前,村田宣布泰國子公司Murata Electronics(Thailand),Ltd. 的全新廠房已于7月動工,將投入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生產,以響應中長期需求增加。
受到芯片荒、新車供應短缺影響,今年11月份車市總市場40,103臺,比去年衰退13%,但較上月成長14%。11月整體市場在國產車廠持續擴大販促力道的刺激下,買氣仍然維持強勁,雖部分進口車及高級車品牌仍持續受到車用IC芯片短缺,導致缺車,但市場表現依舊亮眼。
而進口車在缺車影響之下,本月占比下滑至40.4%,較1~10月平均46.0%下滑5.6%,讓國產車的版圖持續擴大。
龍頭車廠和泰車(2207)表示,TOYOTA 11月登錄12,490臺,比去年衰退6.3%,占有率31.1%,是今年單月的次高水平。至于豪華車品牌Lexus 11月登錄1,232臺,年減達42.2%,主因是芯片短缺影響,及主力車款NX已出清完畢,不若去年同期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