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意對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實施更嚴厲制裁,出口禁令擬擴大至成熟制程設備,市場解讀聯電、力積電等臺灣區晶圓代工廠可望受惠轉單。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昨(16)日認為,中芯的客戶受美方不確定因素影響,確實可能會有緊張和恐懼感,進而到處尋找第二供應商。
黃崇仁曾透露,由于5G、電動車等催生的半導體需求難以估計,明年半導體才正要起飛,晶圓代工報價將持續漲價,力積電也會調漲至合理價格。業內人士認為,在目前成熟制程產能依舊供不應求的狀態下,中芯客戶積極尋找第二供應商,牽動晶圓代工價走勢,成為2022年價格的支撐,甚至可能為了搶產能而再次引爆激烈的漲價風潮。
黃崇仁認為,半導體成熟制程持續不足,產能短缺「不是一兩天就可以解決」,而且加上市場需求成長速度,超過晶圓廠擴廠增加產能速度,半導體產能不足情況就會延續下去。
今日媒體報道,當地時間12月16日,美國財政部和美國商務部雙雙出手制裁中國公司及實體,分別把8家中國企業和34家中國實體拉入黑名單。
其中8家中國科技企業包括:云從科技有限公司、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立昂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曠視科技有限公司、東方網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廈門市美亞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和依圖科技有限公司。
而34家新增實體包括:國產GPU龍頭景嘉微、電子元器件供應商火炬電子、高速率功率半導體設計商亞成微、安全控制類芯片龍頭上海愛信諾航芯、海康威視子公司海康微影、華為海洋海纜業務品牌華海通信等22個公司實體,和12家中軍事醫學科學院及其下屬研究所。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上述多家企業已經被加入了“實體清單”,采購受美國EAR管轄的物項受限。此次被列入“中國軍工復合體企業名單”,也就是列入了其所謂的“投資黑名單”,凡是被列入該名單的實體,須在獲得許可的前提下才能與美國企業進行商業交易。
12月15日晚間,紫光集團第二大股東——北京健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開聲明,指控紫光集團有限公司管理人及智路建廣聯合體在紫光集團重整引進戰投過程中涉嫌734.19億元國有資產流失。
今天紫光集團有限公司管理人發布《紫光集團有限公司管理人嚴正聲明》,對于健坤集團的指控進行了正式回應:趙偉國以少數股東實控人身份擔任紫光集團董事長,并負責紫光集團經營管理。過去幾年中,趙偉國操縱紫光集團頻繁通過巨額融資開展境內外并購擴張,導致負債規模過大,加之經營管理不善,導致紫光集團2020年爆發債務危機。
管理人強調,在多輪市場化競價后,所有戰投提供的最高報價仍然無法覆蓋紫光集團全部債務,即所有愿意參與戰略投資的戰投均認為紫光集團資不抵債。依照破產重整法律要求,管理人已于12月10日在全國企業破產網上發布戰略投資人中選公告,于12月13日向債權人發布紫光集團重整計劃草案,各項工作進程均依法合規。
同時,管理人認為“健坤集團和趙偉國個人散布不實信息,企圖干擾并影響紫光集團司法重整工作進程”。對此,管理人表示堅決反對,并將采取措施依法追究相關個人和單位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