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陜西西安正投入一場嚴峻的疫情防空阻擊戰,由于當地有芯片工廠布局,外界也很關心生產秩序和當下情況。
據媒體報道,全球第三大DRAM芯片制造商美光(Micron)表示,公司西安晶片廠上班的員工和承包商員工人數減少,對其DRAM組裝和測試業務的產量產生了一些影響。該公司強調,有能力滿足多數客戶的需求,但新的供應安排可能出現延誤。
官網資料顯示,美光西安工廠成立于2006年,主要開展集成電路裝配與測試以及DRAM模塊制造。
在西安與美光合資封裝廠的力成29日表示,其西安封測廠近一、兩日產能利用率已降至40-50%,恐會對1月營運產生影響,但具體程度還需要視防控進展持續觀察。
三星電子昨日也向客戶發函通知,預計NAND產品制造能力可能會受到西安疫情影響,并暫時停止報價。
12月29日晚間,紫光集團公告披露,紫光集團等七家企業實質合并重整案第二次債權人會議暨出資人組會議當天召開。
經統計表決結果,從債權組到出資人組均已表決通過紫光集團《重整計劃(草案)》,包括趙偉國實控的健坤集團!趙偉國控制的健坤集團投出贊成票,此舉表示持續兩年半的紫光集團重整案或將劃上句號。
此前,紫光集團管理人在上交所網站發布公告稱,已經正式與戰略投資者智路建廣簽署了《重整投資協議》,制定了重整計劃草案,并提交給北京一中院。根據方案披露,智路建廣聯合體投入600億元現金對紫光集團實施整體重整。
前不久,《重整計劃(草案)》公布后,引發了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和第二大股東健坤集團強烈抗議,包括重整將導致國資流失,智路建廣作為戰略投資人資質不符合要求,以及審計報告未對外披露等內容。隨后,紫光集團管理人以及紫光集團大股東清華控股均表示相關指控不實,紫光集團司法重整工作將繼續推進。
近期業內傳出消息稱,華為將攜手內地第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在深圳建立晶圓廠。
據媒體報道,在近日開幕的SEMICON TAIWAN 2021活動上,各大半導體設備廠商紛紛展示自家設備之際,“華為要蓋晶圓廠,涉足晶圓制造”更是業內私下熱議的話題。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業者透露:“近期華為來找我們幫忙去大陸蓋晶圓廠。”
業內人士認為,對華為而言,錢不是問題,重點是如何取得豐富的設備、建廠資源,快速導入量產。
據了解,華為此次鎖定“臺積電大聯盟”相關成員,希望能藉由過往聯盟成員協助臺積電蓋廠的經驗,縮短自建晶圓廠的學習曲線,快速進入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