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商城快訊
盛美半導體等5家中企將退市!已有近1000家中國實體被美制裁
本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臨時公布了首批5家被強制退市的中概股公司,包括百勝中國、百濟、再鼎、和黃、盛美半導體,期限為3年(最終確定)。
SEC稱,基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HFCAA),如果外國上市公司連續三年未能提交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所要求的報告,SEC有權將其從交易所摘牌。該法案對外國公司在美上市提出額外的信息披露要求。該法案適用于所有在美上市的外國公司,但普遍認為其主要針對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
據專家分析,此事類似滴滴情況,需要提交很多審計底稿但是國內監管機構要求不能向海外提供。距離強制退市還有一定的時間,主要是看3年之內雙方監管機構能不能協調出一個一致的解決方案,目前還無法判斷解決問題的概率。
受此消息影響,五家公司的股價大跌,截至3月10日收盤,百濟神州跌5.87%,百勝中國跌10.94%,再鼎醫藥跌9.02%,盛美半導體跌22.05%,和黃醫藥跌6.53%。
其他中概股也集體遭受重挫。納斯達克100的四只成份股拼多多、京東、網易、百度分別收跌約17.5%、15.8%、7.3%和6.3%,其中,京東創下在美上市以來的最大跌幅。阿里和騰訊ADR分別下跌7.94%和6.98%、網易跌7.31%、嗶哩嗶哩跌14.10%,晶科能源、蔚來跌幅也超過10%。
針對五家公司退市風險事宜,中國證監會于3月11日凌晨做出回應,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我們注意到了這個情況。這是美國監管部門執行《外國公司問責法》及相關實施細則的一個正常步驟。我們此前已經多次就《外國公司問責法》的實施表明過態度。我們尊重境外監管機構為提高上市公司財務信息質量加強對相關會計師事務所的監管,但堅決反對一些勢力將證券監管政治化的錯誤做法。我們始終堅持開放合作精神,愿意通過監管合作解決美方監管部門對相關事務所開展檢查和調查問題,這也符合國際通行的做法。
3月11日早間,上述五家公司中已經有四家對于SEC的公告作出回應。
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于2021年12月2日公布的指引,由于ACMR現聘用的審計事務所發布的審計報告的底稿,在中國現行相關法規下,無法接受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以下簡稱“PCAOB ”)的檢查,ACMR在提交2021年年度報告后被列入臨時名單。ACMR于2022年3月1日提交了年度報告,因此出現在SEC的第一批臨時名單上。ACMR預計,隨著相關公司陸續提交各自的年度報告后,也會出現在隨后的臨時名單上。
ACMR出現在臨時名單上并不意味著ACMR將很快或根本不會被摘牌。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指導方針,交易禁令最早可在2024年生效,即發行人連續三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出現在SEC臨時名單上后。
此外,ACMR正在確定并任命一家新的美國審計事務所, 該事務所將接受PCAOB的檢查,以便未來ACMR不再出現在SEC的臨時名單上,也不再受相關退市指南的約束。
ACMR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王博士說: “ ACMR現正在積極尋找經PCAOB審查認可的美國審計事務所。正如我們在2021年12月7日宣布的,我們有信心提前在2024年這個截止日期之前很好地滿足SEC要求,并且仍然堅定保持納斯達克上市狀態。”
再鼎醫藥表示:正在評估、設計和執行額外的業務程序和控制變更,以滿足HFCA法案的要求。
百濟神州表示:一直在積極尋求解決方案,以滿足《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的要求,并期待保持公司在納斯達克市場、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的掛牌。
百勝中國公告稱:根據該法案的現行條款,除非該法案獲修訂將本公司排除,或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對本公司的審計師進行全面核查,否則本公司的普通股將于2024年初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
在這五家公司中,作為第一家赴美上市的半導體設備公司,盛美半導體與北方華創、中微公司齊名,其客戶包括了SK海力士,長江存儲、華虹集團、中芯國際、合肥長鑫、士蘭微、積塔半導體、芯恩、粵芯、晶合、卓勝微、格科微、長電科技、通富微電、盛合晶微、立昂微、上海合晶、滬硅產業等在內的知名半導體企業。
據公開資料顯示,盛美半導體成立于1998年,至今已有23年的發展歷史。2008年,盛美半導體成功研發出SAPS(空間交變相移兆聲波清洗)技術。由該技術制成的清洗設備,與市場中的競品有顯著差異,其可利用交替變化的空間移動解決兆聲波傳遞的均勻性,提升顆粒去除率,從而增加廠商產品良率。
2011年,12英寸45nm工藝的SAPS清洗設備首次取得SK海力士的正式訂單。這也是國內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12英寸半導體設備,打破了國產設備在海外銷售的零記錄。2013年,盛美半導體已獲得了SK海力士的多臺重復訂單。
在推出SAPS技術后,盛美半導體又相繼研發出了TEBO技術和Ultra-CTahoe技術,基于該三大技術,其推出了包括單片SAPS兆聲波清洗設備、單片TEBO兆聲波清洗設備、Tahoe單片槽式組合清洗設備、單片背面清洗設備、單片刷洗設備和全自動槽式清洗設備等產品。憑借差異化、豐富化的產品組合,盛美半導體已能覆蓋80%以上的清洗設備市場。據中銀證券數據顯示,在本土12英寸晶圓產線上僅有盛美上海持續獲得清洗設備的重復訂單,且盛美半導體清洗設備目前在國內的市占率為23%,已成為了國內清洗設備市場的龍頭企業。
當前半導體設備產業中國產化率最高的便是清洗設備環節,國產化率已在2020年時突破20%,這與盛美半導體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大體一致,這便意味著,盛美半導體幾乎以一己之力實現了當前清洗設備的國產化。而在刻蝕環節中,在中微、北方華創、屹唐三家共同主導下的國產化率也只與清洗設備環節相當,這足以見盛美半導體在國內清洗設備市場中的強大統治力。
在2021年第三季度內,盛美半導體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用于前道量產的邊緣斜面濕法刻蝕設備已向中國的邏輯廠商交付,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該設備的硅片對中技術相比國外同類產品更精準、更高效。
公司表示,正在開發先進技術,將在2022年為清洗設備推出更多的新產品組合,使其先進制程清洗工藝的覆蓋率達到90%以上,以鞏固公司在清洗設備領域的龍頭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不是第一次或者第二次美國對中企做出制裁行為。
3月9日消息,據《紐約時報》報道稱,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對其表示,違反美國對俄羅斯出口限制的中國企業,可能會被切斷生產產品所需的美國設備和軟件供應。
雷蒙多在周二刊發的《紐約時報》采訪中表示,如果美國發現中芯國際這樣的公司向俄羅斯出售芯片,“我們基本上可以讓中芯國際關門,因為我們不讓他們使用我們的設備和軟件。”
雷蒙多還聲稱,如果美方對“不遵守管制措施的中企”采取行動,則將會對中國生產芯片的能力造成“毀滅性打擊”。
1月21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四院及保利科技公司遭制裁:
當地時間1月21日,美國務院以從事導彈技術擴散活動為由,宣布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四院及保利科技公司三家企業實施制裁。具體制裁措施包括:美國政府拒絕與受制裁實體簽訂任何政府合同;禁止受制裁實體產品進入美國;拒絕頒發向制裁實體出口《美國軍品清單》物項及其受《2018年出口管制改革法》管制物項的單項許可證。以上制裁措施期限為兩年。
據媒體統計,自2018年迄今,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把116家中國實體劃歸到UVL清單中。期間,涉及中國香港的27家實體。在中國大陸方面,美國在2019年4月11日、2019年6月27日、2020年10月9日,已把28家中國實體從清單中移出,但中美之間的關系并沒有明顯緩和。
如果把美國商務部、財政部、國防部的管控和制裁計算內,自2018年3月22日至2022年3月11日,已有951家中國實體涉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