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拉長貨期
據媒體報道,有從事半導體物流運輸服務的南冠物流工作的居民表示,香港疫情的狀況讓大家始料未及,口岸通關異常艱難,半導體客戶的貨物交付也受到了影響,疫情爆發前通常2~3天可以從香港報關進深圳,現在需要5天以上。
“由于防疫措施升級對物流造成較大影響,短期內對香港的進出口業務構成了一定壓力。跨境貨物需要層層消毒,跨境司機入境流程更為嚴格,自然拉長了物流時間。”他表示,“現在運輸的行情就是司機少、場地碼缺,導致物流受阻,運費變動倒是不大。”
貨車消殺照片
他解釋,場地碼是針對某一個工廠或某一家公司的“通行證”,需要司機自行申報,每天都要進行核酸檢測,有了場地碼才能進行中港業務運輸和接駁。每臺車達到接駁點至少要消毒半小時,現在司機都不能下車了。“目前已經出現芯片貨物堆積的情況,現在芯片交期本來就很緊,這樣一來周期就進一步拉長了。”
“疫情無情,每一箱貨物的運輸與交付,都是經過團隊的付出和負責。我們希望能共克時艱,與時間賽跑,將芯片盡早交付到客戶手中。”他強調。
香港在芯片貿易中起到重要作用
香港作為自由貿易港,在中國經濟中具有非常特殊的作用,相較于其他港口,也具有非常大的優勢。尤其是IC芯片類產品,不僅可以享受零關稅,還有稅率的減免,一般不征收17%的增值稅,只征收少量的快件清關費用,并且這些費用通常都包含在中港費用運輸中。
而在出口上,從香港出口的IC類產品也能享受到豐厚的退稅政策。2018年9月,國家財政部發布通知,將多元件集成電路、非電磁干擾濾波器等產品的出口退稅率提高至16%。
據相關機構統計,2020年香港的貿易平均額占中國芯片進口總量的38%,可見香港在中國芯片供應鏈中的重要地位。
從公開數據中顯示,2020年中國芯片進口額已經達到近3800億美元,約占到國內進口總額的18%,而到了2021年,從工信部公布的數據來看,預估將超過4000億美元。這一方面是由于全球供應鏈失衡,導致芯片價格上漲,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外部形勢嚴峻,因此國內眾多廠商開始大量備貨。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專家顧問、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接受內地媒體訪問時提到,香港全民檢測稍一不慎,很容易引發第6波疫情。他還預期整個3月份,香港確診者或會再增數十萬。
此次香港疫情導致半導體物流受到沖擊,經從香港運送至內地的芯片成本,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并且受疫情反復的影響,或將出現香港半導體企業集體轉移到其他亞洲轉運中心的現象,這也意味著中企或將承受更高的交易與時間成本。
因此有業內人士擔憂,此次香港疫情或將對大陸半導體造成巨大沖擊,有可能引發新一輪漲價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