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臺積電、三星傳出漲價消息后,中芯國際及聯電也即將漲價,但專家提示,缺貨或許并沒有那么嚴峻,謹防囤貨造成偽需求引發的芯片供求、價格變動。
中芯國際:在與客戶協商調價
近日中芯國際聯席CEO趙海軍在Q1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談到了公司的代工漲價問題。
趙海軍表示,目前“各方面都在漲價,漲價幅度大的原材料甚至價格超過30%”,綜合來看,這些物料的漲價至少會蠶食掉中芯國際10%的毛利率,高成本對業績的蠶食尤其會在2022年體現,因為2021年所用材料仍是漲價前的一批。
但是,在漲價這件事上,“我們跟同行狀況不完全一樣”。趙海軍表示,中芯國際也在與客戶協商調價,但并沒有宣布要統一漲價。中芯國際的原則還是跟客戶友好協商,然后考慮到長遠的戰略合作。因為公司產能增長很快,我們要長久地跟有發展潛力的客戶一起做,客戶也要盈利,有足夠的資金投資新產品和新研發,這樣才能取得長遠的共贏,而不是短期看誰賺到更多。
聯電:計劃Q2漲價4%
此外,業界消息顯示,另一家晶圓代工大廠聯電也計劃在2022年第二季進行新一輪的漲價,漲價幅度約為4%。
在4月底的法說會上,聯電總經理王石就曾表示,2022年一季度聯電的產能利用率達到100%滿載,預計接下來第二季也持續維持100%,整體產能季增約4.5%。產品平均售價揚升3%至4%,毛利率達45%。
在此之前,聯電自2021年以來已經幾乎是每個一兩季度都會上調晶圓代工報價。據臺媒此前報道,2021年11月,聯電表示調升長約客戶報價,將在2022年元月起生效。2021年12月末,聯電再度發出漲價通知,在2022年三月起調升全品項晶圓代工報價,漲幅約5-10%。
聯電指出,雖然PC、NB、智能手機等特定應用需求轉弱,但車用、工業、網通、云端運算等需求仍吃緊,預計今年晶圓代工業者成長將超過20%。
臺積電、三星:成本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受產能不足、成本上升影響,此前臺積電宣布芯片漲價8%,這是自去年8月以來,臺積電第二次漲價。幾乎同時,《韓國先驅報》5月14日報道,三星電子公司正在考慮將芯片制造價格提高15%-20%。
目前臺積電與三星囊括了全球三分之二的晶圓代工市占率,近來從化學品、天然氣、再到半導體硅片到設備和其他材料等,晶圓代工商的制造成本在各個方面平均上漲約了20% ~30%,因此才不得不進一步提高晶圓代工的價格。
業內預測,在臺積電、三星相繼決定進行新一輪的漲價之后,智能手機、汽車、以及游戲機廠商將會把漲價的部分轉嫁給消費者,使消費者必須付出更多的采購成本。
實際上,在高通脹和原材料成本不斷上漲的情況下,價格上漲符合芯片制造收費上漲的行業趨勢。雖然此次臺積電、三星、中芯國際及聯電四大廠商接連透露漲價信息,但是據媒體報道,藍牙、Flash和DDR內存等等幾類芯片,在深圳市場已開始降價。
據國外專家表示,恐慌性囤貨造成大量偽需求,芯片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但價格持續升高,或導致部分廠家撤單,這也有利于緩解緊繃的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