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財經報道,前兩年,芯片行業供應鏈因疫情被打亂,芯片價格出現暴漲。如今受供需錯配影響,多款芯片價格回落,部分芯片價格甚至驟降90%。
在消費電子領域,尤其是在面板用芯片、通信用芯片、模擬芯片等眾多大類芯片中,價格降幅都不小。其中,大部分近兩月內跌價超過20%,部分芯片降價超80%。
據最新消息,某款意法半導體芯片是電子控制系統的核心部件,曾是2021年最緊俏的芯片產品之一,市場報價一度上漲至3500元左右一個,2022年從高位下滑至600元左右一個,降價幅度超過80%。而另一型號的芯片,在2021年價格維持在200元左右一個,目前售價僅為每個20元左右,只有最高價的十分之一。
另外,在LED照明產品中,會使用到發光芯片和驅動芯片,這兩類芯片的價格在今年也開始出現回落。據悉,發光芯片的價格,同比有20%-30%的回落,驅動芯片的價格回落幅度可能會更大一些,有40%左右。
實際上,全球移動芯片巨頭高通正經歷砍單行動,目前已減少其旗艦移動芯片驍龍8系列訂單約15%,并將在年底把兩款旗艦移動芯片降價40%左右。高通在今年7月底公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第三財季手機芯片業務營收同比增長59%,至61.5億美元,但環比有所下降。高通CEO安蒙透露說,低價手機銷量下滑最為明顯。
全球存儲芯片巨頭三星電子也在公布其最新第二季度財報期間透露,芯片需求正在進一步減弱,預計移動和PC芯片需求繼續降溫,進而影響存儲芯片的需求。導致手機存儲芯片庫存較高,未來的庫存可能會進一步走落,公司正在努力去庫存。
三星電子半導體業務執行副總裁Han JinMan說:“由于宏觀層面上市場對于手機等電子消費產品的需求減弱,因此(存儲芯片)DRAM和NAND出貨量比預期要低。”他預判,芯片需求受宏觀問題的影響較小,但如果全球經濟衰退發生,客戶也將不得不調整庫存。
不止在深圳,在上海賽格電子市場,坐擁超過18000平方米的營業面積,地處上海市黃浦區的商圈核心,毗鄰外灘金融中心,可謂“黃金交易街”。而在當前“缺芯”的關口,一些商戶對媒體記者表示,咨詢的人多,下單交易的卻寥寥無幾。
“現在芯片的市場價格一天一個樣,也不知道未來價格會怎么走。”一位在賽格電子市場經營超過十年的店員對記者表示,“我們都是接到訂單直接聯系廠商或者渠道。現在沒人敢隨便囤貨了!”
互聯網與信息科技專家包冉表示,全球的半導體,也就是芯片市場,從需求端的角度出發,實際上出現了一種分化的跡象。比如,手機相關類的芯片是過去的十年中最火的芯片,隨著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在增強,很多消費者消費的欲望被遏制了。勢必直接傳導到上游各類芯片的產業鏈之間的需求。
總體來看,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以及消費者對智能手機、PC等消費電子的消費心理轉為謹慎、需求放緩,消費電子產品換機周期延長,芯片市場正逐漸回歸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