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國最大的科技媒體 ET News 報道,美國客戶似乎拒絕來自中國的半導體產品。報道稱,有韓國半導體
廠商接到美國客戶的通知,要求在合同中寫入“原產地證明”,以證明沒有在中國生產半導體,即便產品完全由
韓國設計和制造。客戶稱,此舉是為了將美國政府制裁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ET News在報道中說,韓國某功率半導體企業近日接到美國客戶的要求,要求用“原產地證”來證明其沒有在中國
生產半導體。該韓國企業向媒體表示,目前供應條件變得更加嚴格,例如必須在合同中注明半導體原產地。
報道還提到,由于擔心美國出口限制,向美國市場供應半導體的某韓國半導體企業已撤回為中國某企業代工的
量產計劃。
報道引述韓國一位半導體行業負責人表示:“從7月到8月,半導體行業要求提供原產地證明,以排除中國制造的
半導體產品。鑒于美國政府對中國的制裁,似乎大多數美國客戶都在努力避免違反美國政府的要求。”
報道指出,自美國制裁以來,就存在“原產地證明”的情況,而目前似乎有升級、蔓延的趨勢。
而排除“中國制造”對韓國半導體行業有何影響?報道認為,將對韓國芯片廠商和代工行業產生連鎖反應。韓國
晶圓產業協會會長表示:“很有可能會重組代工供應鏈以應對美國客戶,對于在中國量產產品比例較低的韓國半
導體企業來說,這可能是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