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全球第五大半導體設備供應商科磊(KLA)從周三(12日)起停止向中國大陸企業客戶提供銷
售和服務,以符合美國政府最近的規定。
報道指出,科磊(KLA)在中國的員工收到了總公司法務部的一封電子郵件,稱從當地時間周二晚上23:59起
(即北京時間12日),公司將停止向中國大陸“先進芯片廠”銷售和服務128層及以上NAND芯片、18nm及以下
DRAM芯片和先進邏輯芯片的技術。
報道還提到,該公司還將停止向英特爾和全球第二大內存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旗下的中國芯片工廠供貨。
對此,SK海力士表示將根據新的出口管制規則,尋求設備許可,以繼續在中國運營其工廠。而英特爾對此則沒
有公開回應。
公開的財報信息顯示:中國是科磊(KLA)最大的地域市場,在截至6月的上一財年中,銷售額為26.6億美元,
占其總收入的近30%。
美國擴大對華制裁正逐步落地之中,有消息指出,另外兩家頭部大廠Lam和AMAT的工作人員已經或即將從中
國大陸幾家大型晶圓廠離開,包括幾家晶圓代工廠和兩家主要存儲器晶圓廠,但上述大廠均未公開回應或置評
有關消息。
針對美國擴大對華制裁,有媒體分析認為,接下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廠商落實或加強對華制裁,將給我國半導
體產業帶來實質性影響。
▼ “半導體風向標” 作者陳杭 在分析中指出:
本輪管控措施,將對我國相關企業在芯片供應、代工、先進制程擴張,以及技術獲取等方面造成實質性影響。
(1)成品芯片供應:英偉達/高通/AMD的先進工藝芯片由于其戰略應用領域,將持續被美國限制出口,這是美
國每輪封殺的第一手段。
(2)芯片代工限制:參考對華為的三輪封鎖,第二次就是針對臺積電等美系設備控制下的晶圓廠的代工權,由
于國內晶圓廠的缺位,會影響到先進工藝;
(3)產能擴充限制:為了限制中國獲取晶圓代工產能特別是先進工藝,美國會祭出設備殺手锏,限制AMAT、
LAM、KLA出口,影響部分產能開出。
▼ “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 顧文軍 則表示:
▼ “集微咨詢” 總經理韓曉敏 認為: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美國的出口禁令對國產芯片行業來說也是一個機會,之前國內芯片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之
間互動不足,但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國產替代力度。國內產業鏈企業要立足國內市場,逐漸建立完整芯片產
業鏈生態體系,提高產業抗風險能力、競爭力以及全球影響力。
從拒絕中國制造的半導體再到向中國“斷供”,美國不斷加碼的半導體制裁,將在短時間內給我國半導體產業帶
來“陣痛”,但我們相信,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大于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