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華為舉行了主題為“英雄強渡大渡河”的“MetaERP表彰誓師大會” ,宣布完成了自主可控的MetaERP研發,并實現了對舊ERP系統的替換,朝著減少對美國技術依賴的方向又邁出了一步。
此前3月底,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在講話中提到,華為將在4月推出自研MetaERP管理系統。任正非表示,MetaERP是一套管理系統軟件,完全使用華為開發的操作系統、數據庫、編譯器和語言,并且已經過內部“應用實戰考驗”。
據悉,ERP全稱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最早由美國Gartner Group公司于1990年提出,是企業經營管理軟件中最關鍵、最重要的應用系統。
華為自1996年引入MRPⅡ、并持續迭代升級ERP版本,是華為企業經營最核心的系統。
但2019年5月16日,美國把華為放入實體清單后,供應商在幾天內就通知對華為斷供停服,舊有ERP系統作為華為公司的中樞神經,支撐了華為公司每年數千億產值的業務,一旦出問題,基本業務運轉就會癱瘓。
華為內部人士表示,“給我們的打擊不亞于從現代社會一夜間回退到農耕時代。鑒于華為精益管控需求已經細化至每一筆訂單履行、每一次計劃調度、每一個人員管理,為了不讓管理退步,同時一并解決舊有ERP系統靈活性差、業務需求響應慢、智能體驗差的問題,唯一出路只能是自研。”
面對外部環境的壓力和自身業務挑戰,華為決定啟動對舊有ERP系統替換,并開啟研發自主可控的MetaERP系統。
據了解,三年來,華為投入數千人,聯合產業伙伴和生態伙伴攻堅克難,研發出面向未來的超大規模云原生的MetaERP,并成功完成對舊有ERP系統的替換。
華為表示,MetaERP目前實現了全棧自主可控,基于華為歐拉操作系統、GaussDB等根技術,聯合眾多伙伴,采用了云原生架構、元數據多租架構、實時智能技術等先進技術,能夠有效提高業務效率,提升運營質量。未來將繼續圍繞“極簡架構、極高質量、極低成本、極優體驗”的目標,在ERP、PLM等領域,和伙伴一起打造自主可控、更加高效安全的企業核心商業系統。
截至目前,MetaERP已經覆蓋了華為公司100%的業務場景和80%的業務量,經歷了月結、季結和年結的考驗,實現了零故障、零延時、零調賬。
華為輪值董事長、CFO孟晚舟表示:“技術的每一次跨越,不僅需要以匠心精神日積月累,更需要秉承開放精神推動認知的躍升。MetaERP的建設,需要合作伙伴的共同投入。只有開放才能創新,只有合作才能繁榮。”
華為董事、質量與流程IT部總裁陶景文在上述誓師大會中表示:“面對包含ERP在內等企業作業和管理核心系統的斷供停服,我們不僅能造得出來,還換得了,用得好,現在終于可以宣布,我們已經突破了封鎖,我們活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