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媒報道,目前終端消費市場需求一片慘綠,近期PCB板廠為保產能利用率,紛紛降價搶單。
報道稱,軟板龍頭臻鼎因ABF載板深圳新廠量產,但客戶需求疲軟,因而祭出價格戰搶單。臻鼎發言人雖然對此否認,但業界人士表示,為保產能利用率,各家PCB大廠降價搶單已經開始,且降幅驚人,臺系、陸企每家PCB板廠都在以價保量。
臻鼎已蟬聯六年全球軟板龍頭,超越日本第一大廠旗勝(Nippon Mektron),2022年獲利大賺逾百億新臺幣,每股稅后收益達新臺幣15.02元。臻鼎ABF載板深圳新廠今年上半年步入量產,隨著新產能逐步釋放,終端需求卻持續乏力,導致市場傳出臻鼎祭出價格戰,對南電、欣興及景碩等載板三雄造成極大壓力。
臻鼎發言人否認發動價格戰,表示PCB板不是DRAM、LCD這種高度Commodity的產品,價格敏感度沒有景氣循環股高,價格只是環節之一,降價搶單沒有意義,今年景氣變化仍大,公司仍期待營運在第二季觸底。
此外,臺系PCB板廠及其上游材料廠陸續公布首季財報,燿華、臺燿、同泰、臺虹、慶生均繳出赤字成績單,其中燿華及同泰分別為連二、三季虧損,CCL廠臺燿則是13年來首見單季赤字。
PCB板廠認為,下游客戶需求一片慘綠,各家大廠面臨生存保衛戰,守住稼動率成為第一要務,不論臺系或是陸系PCB板廠,每家都有程度不一的降價搶單動作,無一幸免,只是表面上不承認而已,就連價格相對高的載板也難以不降價。業界認為,降價沒有回頭路,因為沒有什么產品是獨一無二、只有一家可以做,只要有第二供應鏈,必然有價格競爭。
某家產能利用率介于80~90%的PCB板廠不否認降價搶單,只是該公司料號眾多,難以歸納出一致的降價幅度,對于降價搶單是否沖擊營運?該公司表示,獲利不是來自于接多好的單價,而是整體工廠產能利用率、良率、管理及廢料等眾多因素的綜合,雖然承認PCB業界正在殺價搶單,但對營運面沖擊的程度還是要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