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美光科技發布最新財報,第三財季營收37.5億美元,環比增長2%,同比下降57%,超出預期的 36.5 億美元。其中,71%的營收來自于DRAM業務,27%來自NAND業務。
美光CEO桑杰·梅赫羅特拉 (Sanjay Mehrotra) 表示:“最近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加速采用正在推動行業對人工智能服務器內存和存儲的需求高于預期,而主流數據中心應用的傳統服務器需求仍然低迷。”但他還表示,中國政府最近判定美光產品有安全風險的舉措,是影響公司復蘇的重要阻礙。
他補充說,客戶繼續減少過剩庫存,從而改善定價趨勢,并增強人們對行業已經度過增長和收入底部的信心。
疫情期間需求激增后,消費者在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上的支出陷入低谷,導致價格下跌并導致庫存增加。
存儲芯片行業波動劇烈,直接受到需求狀況的影響。供需平衡的快速變化,使得美光這樣的生產商不得不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出售,同時該公司也面臨著韓國三星、SK海力士這樣強大的對手。
芯片制造商也陷入了中美技術爭端,據報道拜登政府正在考慮更新限制措施,以減緩人工智能芯片流向中國。
上個月,中國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未通過安全審查,并禁止關鍵基礎設施運營商購買美光產品。
美國最大的內存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周三重申,中國政府代表已就該公司產品的未來使用問題與其幾家客戶進行了聯系。
該公司表示,由于 CAC 的決定,其多達一半的中國市場份額面臨風險。
美光表示,在數據長期增長和客戶庫存持續改善的推動下,今年下半年DRAM和NAND的行業出貨量將會更加強勁。
2023年的行業需求預測目前較低,但整個行業供應量的大幅減少已開始穩定市場。 去年11月份,美光宣布將存儲芯片減產2成。近期將DRAM和NAND晶圓開工率進一步減少至近30%,預計減產將持續到2024年。
美光稱,預計2023年DRAM和NAND的供應同比增長都將對該行業產生負面影響,因為整個行業的利用率和資本支出削減會影響供應增長。雖然供需平衡正在改善,但由于庫存過剩,盈利能力和現金流在一段時間內仍將面臨極大挑戰。如果行業產量進一步減少,并且這些減產持續到2024年,市場復蘇可能會加速。美光預計2023年生產的NAND數量將少于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