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媒《工商時報》報道,三星、SK海力士及美光三大原廠擴大減產,NAND Flash及DRAM現貨價近期呈價格反彈跡象,其中,NAND Flash回溫速度優于預期,第四季價差持續收斂,預估本季產品平均單價漲幅為5~10%,有機會出現貨價與合約價黃金交叉。
業界人士分析,由于三大原廠的庫存離正?;杂幸欢尉嚯x,擁有最大市占率的龍頭廠三星,決定進一步削減產能利用率至50%,欲使庫存盡早正?;F階段加大減產,預期效果將于2024年上半年反映。
存儲市場約有90%為合約價市場,而現貨價為可視為漲跌趨勢的先行指標,以NAND Flash Wafer而言,1Tb TLC現貨價自低點反彈27%,主流的512Mb TLC現貨價也有25.7%增幅,而256Mb TLC現貨價回升16%。
由市場供需來看,供不應求將加速消耗先前庫存,漲價趨勢將持續到2024年,業界人士預估,NAND Flash第四季價差持續收斂,并有機會出現貨價與合約價黃金交叉,預估第四季產品平均單價漲幅為5~10%。
就DRAM來看,DDR5、DDR4、DDR3現貨價齊漲,第四季合約價也看漲,三星已由第一季的減產20%,第三季減產25%,到近期宣布第四季將減產拉高至30%,策略明顯奏效。
且得益于報價拉抬,自7月以來的現貨價各品項,小幅反彈5~8%,DRAM現貨價已于9月初落底,并呈現反彈趨勢,其中,以最先反彈的DDR3,漲幅最大。
大廠的DDR3產能較少,率先縮減后,并將產能轉往更高端產品,因此,DDR3開始市場供不應求,也顯見下游端庫存已逐步去化,產生需求。
而目前市場主流的庫存DDR4 8G,由微幅下滑,轉為開始上揚,DRAM谷底周期接近尾聲,并且近期已有原廠宣布調升合約價,第四季整體DRAM產品平均單價,將有0~5%漲幅。
據DIGITIMES研究中心分析師陳澤嘉預期,受半導體產業景氣不佳影響,全球晶圓代工業今年營收恐將減少13.8%,滑落至1215億美元。
晶圓代工是半導體產業中的重要環節,主要負責為集成電路設計和制造企業提供芯片生產服務。近年來,隨著全球電子產業的高速發展,晶圓代工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成為半導體產業鏈中最具增長潛力的領域之一。然而,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今年的晶圓代工市場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首先,全球范圍內的半導體短缺問題已經對晶圓代工市場產生了嚴重影響。自去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全球各地的生產線紛紛停工,導致半導體供應鏈出現斷裂。盡管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各國政府和企業都在努力恢復生產,但半導體產業鏈的復蘇仍然面臨諸多困難。特別是在汽車、消費電子等領域,由于芯片供應不足,市場需求受到嚴重抑制,進一步影響了晶圓代工市場的營收表現。
其次,地緣政治風險也對晶圓代工市場造成了不小的沖擊。近年來,美國、中國等國家在半導體產業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導致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的格局發生變化。特別是在美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針對中國的科技制裁政策后,中國企業在獲取關鍵技術和設備方面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這使得部分晶圓代工企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進一步加劇了市場波動。
展望未來,陳澤嘉表示,2024年晶圓代工業營收可望回升,不過總體經濟成長動能不強及地緣政治風險恐抑制產業成長動能。高效能運算(HPC)應用芯片需求強勁,5G、電動車等芯片用量提升,加上自行研發芯片風潮,以及整合元件制造(IDM)廠委外下單趨勢不變,中長期晶圓代工業營收依然成長可期。
他預估,2023年至2028年全球晶圓代工業營收年復合成長率將達11.3%。并指出,地緣政治影響晶圓代工業者產能布局區域,日本挾產業生態系及政策補貼優惠,將成為晶圓代工業布局的新據點,未來發展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