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發布《人工智能擴散框架》的臨時最終規則,將進一步限制人工智能芯片和技術的出口,將全球劃分為三個等級,把先進的AI芯片和技術留在美國及其盟國。
第一級:美國的主要盟友和伙伴國家和地區,包括: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丹麥、芬蘭、德國、法國、法屬圭亞那、愛爾蘭、意大利、日本、荷蘭、新西蘭、挪威、韓國、瑞典、中國臺灣和英國。這些國家和地區可以不受限制的采購美國的先進AI芯片。
第二級:其他約120個國家,包括新加坡、以色列、沙特和阿聯酋將面臨他們可以采購的計算能力限制。
第三級:中國、伊朗、俄羅斯和朝鮮等國,將幾乎完全被禁止從美國進口先進的AI處理器。
此外,可能獲得全球授權的總部位于美國的供應商,如亞馬遜AWS和微軟,將只允許在美國以外部署其人工智能計算能力總量的50%,在1級國家以外部署不超過25%,在單一非1級國家部署不超過7%。
先進圖形處理器(GPU)將受到新的限制,這種處理器用于為數據中心提供訓練人工智能模型所需的動力。大多數GPU由總部位于加州的英偉達(Nvidia)制造,而超威半導體(AMD)也銷售人工智能芯片。英偉達和超威半導體在周一盤前交易中下跌了2%到3%。
想要獲得批準印章,獲得授權的公司必須遵守嚴格的條件和限制,包括安全要求、報告要求以及尊重人權的計劃或記錄。此前,拜登政府對中國獲得先進芯片和生產設備實施了全面限制,每年更新控制措施以加強限制,并捕捉有可能將技術轉移到中國的國家。
由于這些規則改變了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和數據中心的格局,業內強大的聲音甚至在該計劃公布前就對其提出了批評。英偉達周一稱新規定是“全面的越權行為”,并表示白宮將對“主流游戲PC和消費硬件中已有的技術”進行鉗制。
數據中心提供商、甲骨文(Oracle)本月早些時候辯稱,新規定將把“全球人工智能和GPU市場的大部分拱手讓給我們的中國競爭對手”。
雖然目前還不清楚當選總統特朗普即將上任的政府將如何執行新規定,但拜登和特朗普政府對來自中國的競爭威脅有著相似的看法。新規定將在公布后120天生效,這給了第二屆特朗普政府權衡的時間。